变新华鲜报节看农机之硬把式田野里的三夏时

  “三夏”时节,硬把式大马力拖拉机轰鸣驰骋、新华鲜报夏植保无人机“翩然起舞”、田野联合收割机“吞吐”麦浪……田间地头上,农机一众农业机械“大展身手” ,硬把式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。新华鲜报夏

  6月12日,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绿顺家庭农场,农机农机手驾驶农机收割小麦 。硬把式新华社发(武纪全摄)

  农机装备是新华鲜报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、建设农业强国的田野重要支撑。数据显示 ,农机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% ,硬把式国产农机产品已涵盖32大类72小类4000多种 ,新华鲜报夏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业机械累计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.7%……

  在“三夏”这个重要农时当口,田野梳理观察近年来中国农机的发展情况 ,不难发现可喜变化  :

  性能更先进——

  几天前 ,山东省嘉祥县马村镇韩寺村的麦田里,2辆无人驾驶收割机按照设定路线自动穿梭于麦田之中 ,一会儿工夫,几亩小麦便被收进“口袋”  。

  嘉祥县保领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山保领是种了十几年地的“老把式”,经验丰富。

  “过去 ,麦收的‘家伙事’不趁手 ,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收割、脱粒 、晒粮,忙个通宵是常有的事;现在 ,18公斤每秒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小麦约40亩,一天就能收割近500亩 。”谈起农机带来的麦收新变,山保领感慨颇深 。

  5月28日,在位于江苏盱眙的江苏农垦三河农场,收割机将小麦装车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

 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锋德告诉记者,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 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,我国农机产业链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,生产出了更多具备智能感知 、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农机产品  。

  广袤田野上,越来越先进的农机正被广泛应用,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。

  种类更多样——

  从平原沃野上的“大胃王收割能手”大喂入量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 ,到丘陵山地间灵活机动、爬坡上岭的“游骑兵”梯田稻麦收割机;从主要“侍候”主粮作物的“多面手”灭茬圆盘耙,到一小时可摘鲜果400到500个的果园多臂机器人……当前我国农机产品不断丰富,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,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增强。

  “一方水土养一方机 。”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曹光乔说 ,“我国幅员辽阔、地貌多元,平原 、山地 ,旱地、水田 ,不一而足 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应着多样的农业生产场景,催生了差异化的农机需求 ,促使农机产品不断向精细化、区域化发展 。”

  市场更广阔——

 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227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。记者采访发现,除了深耕国内市场 ,一些农机企业还努力“播种”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。

  5月15日,在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一家大型农机制造企业 ,工人调试检验出口海外的大马力拖拉机。新华社发(王继林 摄)

  今年1月,100台中联重科ZL105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从湖南常德启程发运,出口印度 、斯里兰卡 、孟加拉等国家;3月,以“共创美好未来”为主题的中联重科农业机械招商会在非洲多地举行,现场签订多项合作大单……

  中联重科农业机械公司海外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,中联重科已在非洲建立了多个农机业务服务平台,持续为尼日利亚 、埃塞俄比亚 、突尼斯等国家的客户提供销售 、服务、技术、融资 、人才培育等支持 。

  中国农机出口逐步扩大,高质量农机正逐渐成长为我国农业竞争优势新领域 。

  曹光乔说,中国农机行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,农机产品性能不断提升 ,种类持续丰富 ,适应性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,可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农业生产需求 ,越来越受到海外用户的青睐 。

  从性能突破到多元创新  ,从深耕本土到扬帆海外 ,中国农机正以磅礴之势,书写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。
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
上一篇:“咱们有需求时  ,我国朋友一向都在”(共创昌盛开展新时代)
下一篇:“咱们有需求时,我国朋友一向都在”(共创昌盛开展新时代)